Author: Roxana Ribu (洛河)

  • 2020年10月2日:肯比纳城一游

    2020年10月2日:肯比纳城一游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 在今天的CITY BREAK节目中想向大家介绍一个位于前往普拉霍瓦河谷山区和布拉索夫度假胜地沿途,常被游客忽略而过的小城肯比纳(Câmpina)。实际上,这条当今交通繁忙的公路并没直穿肯比纳而是从附近绕过, 所以只有那些很想参观肯比纳,或许在通往布拉索夫公路上遇到交通堵塞而失去耐心的人才会回转前往此地参观游览。


    所以今天我们也是从前往普拉霍瓦河谷的公路上向右拐进入肯比纳市游览,尽管城市的名字暗含“平原”( câmpie) 的意思,却是个离山区很近的城市,位于特兰西瓦尼亚古老贸易中心的布拉索夫山城与布加勒斯特市间半路上的城市。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是个公路旅程中的一个休歇站,曾经还成为蒙德尼亚与特兰西瓦尼亚间路上的海关。换句话说,肯比纳是一座满有历史故事的古老城市,在15-16世纪的官方文件里都有记载。


    由于肯比纳市昔日曾是个民众和货物的过境关口,这里开设了不少客栈,并且安排了集市来作牛马牲畜的交易。当地人主要是做贸易和运输生意, 也经营养蜂与农业或磨坊业等活动。17世纪末,在肯比纳地区发现了这里地底储存丰富的油矿,于是本地人开采原油用来照明及木材的处理。 我们可以说,几个世纪前,肯比纳肯定不是个会让旅客绕道而过城市!


    19世纪末叶,连接新建成的普洛耶什蒂市(Ploiești)和普雷代亚尔 (Predeal)的铁路也经过肯比纳。(当时,普雷代亚尔已成为蒙德尼亚与特兰西瓦尼亚间新的主要过境关口。)肯比纳市的领导人一向致力于市区的发展:广修道路、安装照明、建立公园和休闲区。 但市容的改变也要归功于不少要人,从贵族到作家、诗人或画家都纷纷选择肯比纳作为夏季的避暑地。因此,市里也设立了赌场以及一系列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温泉浴室。这些都给此城带来高贵、热情好客的气氛,再加上有清洁空气和美丽的风景,使得这开怀迎客的习俗几百年来都持续不断。所以当今游客认为此地不少饭馆甚至比普拉霍瓦河谷山区度假村里面的还要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肯比纳市约有33000居民,主要名胜古迹有Iulia Hașdeu别墅,尼古拉·格里高雷斯库(Nicolae Grigorescu)博物馆,市政府所在地“怪兽之屋”(神话中的狮身鹰爪马耳兽)以及天主教、东正教等精美的教堂建筑。


    Iulia Hașdeu别墅不仅因建筑风格和其历史故事闻名,还引起对超自然现象感兴趣的游客的关注。这传闻源于贵族家庭出生的著名作家Bogdan Petriceicu Hașdeu,他为纪念年仅19岁就不幸离世的女儿尤利娅, 就按照女儿通过对他显灵揭示的风格建造了这所别墅!


    罗马尼亚著名的画家尼古拉·格里高雷斯库在其他知名的画家陪伴下因肯比纳郊区美丽的风景经常来此访问。他在此地的居所和画画室已经变成了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不少作品供游客欣赏。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此城郊区的美丽景色吸引了不少游客,清澈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及起伏的丘陵都是您畅游散步的好去处。这真实值得一游,哪怕是周末短游的城市!



    洛河(翻译)苏燕(译审)

  • 2020年9月25日:在苏利纳(Sulina)市漫步

    2020年9月25日:在苏利纳(Sulina)市漫步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在今天的新的一期“CITY BREAK”节目中,我向您介绍一个所谓的“在记忆中迷失”的城市。 这就是瑙河入黑海口三个分支之一的苏利纳(Sulina)市,这是“欧盟地图的最东端”。苏利纳这个多瑙河入海口的港口城市,有着丰富而有趣的历史,如今仍等待着被重新发现并再次复兴。



    虽然这不是一座繁华的大城市,但如今有不少游客习惯于来此地参观游览,喜爱上它昔日的魅力及多瑙河与黑海相遇之处的迷人景观。按照其面积和人口,苏利纳算是一座小城镇,只有3700名居民。要想到达苏利纳只能使用水上交通工具从多瑙河或黑海乘船到达,没有任何陆路交通。这个城市的海拔仅4 米,是罗马尼亚海拔最低城市。


    城市最繁华的时期是19世纪,在这里成立了欧洲多瑙河委员会,这是一个多国组织,来确保从欧洲西部到东部的多瑙河航线上的自由航行。 在19世纪,多瑙河是重要的航道,许多客轮和货船到达罗马尼亚东部多瑙河的港口,有的是从这里继续前往伊斯坦布尔或俄罗斯南部,有的是为了谷物粮食的贸易。众所周知,当时的罗马尼亚被称为“欧洲的粮仓”。


    因此,19 世纪的苏利纳与多瑙河沿岸的其他港口城市一样是个世界性的城市。许多遗迹旧址还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气氛。这里 不仅有建筑风格各异建筑物和民房,而且作为城市重要的旅游景点的公墓也在见证曾在这里定居的希腊、土耳其、亚美尼亚、英国、丹麦或意大利的居民。这也是20世纪初曾是苏利纳港口的船长,著名旅行小说家让·巴特(Jean Bart)在小说“欧洲大都市” (“Europolis”)中某些苏利纳的原因!



    苏林纳市位于奥斯曼帝国和沙皇帝国版图的交汇处,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时,成为势头强劲的城市。1856年,在苏利纳市建立了欧洲多瑙河委员会,其总部设在宏伟的宫殿中。 如今,这个建筑已成为博物馆,是城市的主要景点之一。像水上的任何的重要地标一样,苏林纳也有一座引航灯塔,尽管不再运行了,但也对游客开放可以参观。



    19世纪下半叶,苏利纳获得了自由港的地位,就是说不征收任何税务。因此来自欧洲各地的许多商人以及各国的官方代表,并因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来的许多工人都定居在这里,所以他们建造的领事馆、居所甚至宗教礼拜场所等都带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多元性。令人奇怪的是,苏利纳的街道不是用名称而是用数字命名,例如:“第三街”或“第五街”。



    不幸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建筑物遭到空袭,留下的建筑物很少。 在20世纪下半叶,在苏利纳人们也建造了一些具有那个时期风格的典型的居民楼,而19世纪以来坐落在多瑙河左畔的国际港口的魅力逐渐地消失了,只留下当地人讲述的历史故事。



    在短期旅行中,您可以在原始的海滩上晒上几个小时的太阳,苏利纳的海滩与马马亚(Mamaia)或海王星(Neptun)等现代度假村的条件完全不同;当然游客们还可以品尝多瑙河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各种鱼类的烹饪美食。



    今天我们对这个“记忆中迷失的城市”做了简短的介绍,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信息或向我们传达您的旅游印象,请通过编辑部的电子邮件给我们写信。 我是洛河,邀请你下继续收听CITY BREAK节目。


    洛河(翻译) 苏燕(译审)

  • 2020年9月18日:CITY BREAK(城市短假) 新节目

    2020年9月18日:CITY BREAK(城市短假) 新节目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注意到您对我们的旅游和文化专栏特别感兴趣。 当然有关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节目也谈到罗马尼亚,但是在旅游节目中,除了欣赏当地的风景名胜外, 您还可以了解当地的人物、历史、传统和文化。这样,可以更多了解罗马尼亚人的个性特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打算从今年秋天开始推出“CITY BREAK(城市短假) 这个新节目。


    CITY BREAK这个概念在旅游业中并不陌生的,指的是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做一两天的短游,参观尽可能多的名胜,同时在一周工作结束后放松一下。

    在罗马尼亚,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一直习惯周末去某个地方休闲,即使1989年前共产党时期,哪怕只有星期天一天的假期,那些有汽车的人都会带上家人或几个朋友,到城市附近或更远的地方,在湖岸或森林的树荫下度过几个小时,直到傍晚才回家。


    1989年革命后,罗马尼亚人开始享受周末双休假,有时候也能安排周五早点下班。此外,2007年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后还多加了约20个假日,称为“法定节日”。 这就让罗马尼亚人可以享受所谓的“延长周末”就是小长假。


    从5月到9月底,罗马尼亚的主要公路在周末十分拥挤,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想到海边或山区度过一两天的假期。对于布加勒斯特人来说,到达黑海海边大约需要2个小时,而享受沿着普拉霍瓦河谷的避暑胜地的清凉和美丽的风景开车也需要差不多2 小时的时间。这些地方几乎全年都是旅游旺季。 这要归功于罗马尼亚王室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必去山区避暑的习惯。目前,由于道路拥堵,平常两个小时的旅程可能需要长达5个小时的时间。即便如此,也不会阻止布加勒斯特居民出城度过短假。另一方面,那些留在市内的人可以享受街道的安静不拥挤,有机会漫步在陌生的街道上,这才是真正的城市短假!


    除了现场组织的短游外,还有由旅行社安排的城市短假。当然,类似项目大多指飞往国外参观一些美丽城市,一般坐飞机或驾车最多2-3小时就达到,例如到布拉格或布达佩斯,保加利亚的巴尔奇克(Balcic)或大特尔诺沃(Veliko Tirnovo),贝尔格莱德或伊斯坦布尔,甚至到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但是最近由于疫情,越来越多的罗马尼亚人意识到国内的城市也值得一游。布加勒斯特人可以乘汽车或火车去锡纳亚(Sinaia)或布拉索夫(Brașov),在那里不仅可以在山路上呼吸新鲜的空气、乘缆车到达山顶,还可以参观精彩的博物馆例如佩雷什(Peleș)王宫,穿过登巴(Tâmpa)山脚下的布拉索夫市历史中心,在菜单最丰富的餐厅放松身心,或者参加戏剧节,电影节、历史节等活动。


    如果愿意乘飞机旅行,罗马尼亚人当然可以到稍远一些的迷人的城市参观,例如锡比乌、克卢日、蒂米什瓦拉、奥拉迪亚、雅西或康斯坦察。您肯定在我们电台播送的节目中听说过这些城市,真是值得一游。但是,也有一些较小的城市,例如:肯普隆格 (Câmpulung),克拉约瓦(Craiova),久尔久(Giurgiu)或布勒伊拉(Brăila),即使这些城市没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胜地或文化活动,仍然具有特殊的魅力。当地人愿意将游客带到最有意思的地方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在我们计划城市度假时,当然想学习一些东西,而不仅仅是休闲。因此,从今秋开始,我建议大家和我们一起,在想象中参观一些具有历史和现今充满成功故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或那些曾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诞生多著名文学作品,被人们遗忘 或职能城市,将它们留在我们美好的记忆里。我是洛河,邀请您和我一起去 CITY BREAK!


    洛河(翻译),苏燕(译审)

  • 2020年5月29日:胜利大街

    2020年5月29日:胜利大街

    布加勒斯特南北朝向的胜利大街于300年前开始建筑。当时,罗马尼亚公国大公康斯坦丁·布冷郭维亚努打算将位于现今布加勒斯特附近的摹郭士瓦亚官邸同目前被称为“旧中心”的大公宫殿连接起来。实际上,布冷郭维亚努把当时位于布加勒斯特以外的,通往布拉索夫的部分大路和其他路的部分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大路扩大并用木头铺砌。类似的木头大路名为 “桥梁”,而由于将摹郭士瓦亚官邸同布加勒斯特连接起来, 这条大路被命名为 “摹郭士瓦亚桥梁”。当时的大臣开始沿着这条大路建筑房子,除了房子之外还修建了客栈、教堂、商店甚至机构。


    19世纪末,戈理戈雷·基加大公下令用石头铺砌这条大路,1882年甚至出现了首批电光设备。该大路当今的名字来自罗马尼亚历史非常重要的时刻:就是独立战争后,罗马尼亚军队1878年10月8日凯旋而归,在这条大路上游行。因此,这条大路的名字变成 “胜利大街”。


    胜利大街是现今布加勒斯特经典的旅游路线,是外国游客首选的景点之一。该大街的主要地区是希尔顿- 雅典宫殿饭店和 “革命广场”中心地区。


    很有代表性的另一座建筑物是罗马尼亚雅典娜宫殿。该宫殿主要包括令人注目的圆形大堂,能容纳上千人。其音响效果使雅典娜音乐厅排在世界最佳类似文化机构的行列之中。尽管雅典娜宫殿当今作为“乔治•埃内斯库”交响乐团的所在地,但音乐厅舞台上不仅仅有音乐会或芭蕾舞表演, 还有会议和演讲等活动。


    该建筑物1888年用布加勒斯特人的公共捐助而修建,为此发行了50万张额为1列伊的彩票。当时,博物学者俄撒库向人民提出的要求是: “Dati un leu pentru Ateneu!” — “为了雅典娜宫殿捐一列伊钱!”。这种呼吁成为国家一致、国家意识复兴的令人惊喜的一课。


    在不少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的帮助下,法国建筑师Galleron制定了建筑物的构想,罗马尼亚的一些专家对此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建筑物呈圆形结构完全得益于当时已存在的“大主教区公园”里的基础,原定作为一座马戏场的基础。从希腊古典神殿得到启发,雅典娜宫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支撑三角形前脸墙的历史性柱子。底层的大理石大厅包括支撑音乐厅的12支陶立克柱。用卡拉拉大理石的4个巴洛克风格螺旋形楼梯,以及二楼的楼座连接音乐厅和雅典娜宫殿其它房间,如办公室、接待厅、演员和指挥家的化装室等等。按照古希腊-罗马风格的圆形剧场安放大约有1千座位,使观众不管在任何角落都可以享受到最佳的视觉点和听觉点。高质量的声音归功于巨大的富有装饰的圆屋顶,这个圆形屋顶吸收舞台上发出的声音并发射到听众那里。


    吸引观众注意的还有罗马尼亚画家克斯丁·配特雷斯库在5年期间内完成的包括25个部分的描写罗马尼亚历史的壁画。此外,还有1939年在埃内斯库的援助下安装的管风琴。地震和1944年的轰炸使建筑遭到破坏,罗马尼亚雅典娜宫殿经历了一系列技术修建,包括1967年完成的修复工程。近50多年来,雅典娜音乐厅作为“乔治•埃内斯库”交响乐团所在地,并从1958年起成为“乔治•埃内斯库”国际音乐节的总部。


    雅典娜宫殿不仅仅是罗马尼亚首都而且也是全国的建筑学象征,雅典娜宫殿的形象在列伊钞票和邮票上都可以看见。


    罗马尼亚许多伟大人士和科学家在这里发表讲话、国内外职业艺术家在这里演奏、我国最佳音乐作品在这里进行首次表演、在这里组织了广泛的博览会、介绍了国家伟大的画家和雕刻家的艺术品;国王和王后、政界人士和来自国外的贵宾到罗马尼亚雅典宫殿以便欣赏各种各样的表演。换句话说,罗马尼亚雅典娜宫殿里举行了有历史性的活动,载入罗马尼亚人文化的历史。

  • 2020年5月22日:伊丽莎白宫殿和凯旋门

    2020年5月22日:伊丽莎白宫殿和凯旋门

    亲爱的听友,在今天的节目中向大家介绍和罗马尼亚最后王室有关系的两座纪念碑, 即伊丽莎白宫殿(Palatul Elisabeta)和凯旋门(Arcul de triumf)。伊丽莎白宫殿在共产党政权时期40年代末的国有化中被没收后,2001年宫殿被归还给以前国王米哈伊一世代表的王室。1937年由罗建筑师马克建筑的宫殿献给马丽亚王后和菲迪南国王的女儿-伊丽莎白。该宫殿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混乱,并迎接了前国王米哈伊和埃丽娜王后。1947年12月30日,米哈伊国王是在这里被迫签署退位,不久从这里流亡。后来,宫殿作为国家礼仪住宅,上一世纪90年代成为饭店和宾馆。


    2001年,罗政府向作为前国家元首的米哈伊把宫殿提供为永久住所。从此以后,该宫殿恢复了原来的地位,正如拉杜亲王所说,成了“今日的皇家中心”。伊丽莎白宫殿迎接了许多事件、会晤、晚会、圆桌论坛会、采访等等,来召集公共、艺术、文化世界的人士和商贸界、平民社会、地区社团的代表。白厅、王厅、埃丽娜王后厅、圆木厅和大客厅经常迎接了类似会晤。贵宾有机会在这里的美术馆欣赏罗马尼亚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品。此外,宫殿迎接过应马各丽达公主和拉杜亲王邀请的欧洲各个皇室成员来罗访问。除了皇家的私人房间之外,宫殿过去还包括殿下米哈伊一世国王管理办公室、国王秘书办公室、礼仪和新闻办公室。到2008年为止,政府特使办公室就在伊丽莎白宫殿,拉杜亲王担任该职务6年的时间。皇家的数百项公共责任、所有发展计划都在这里处理。


    布加勒斯特最有吸引力的观光景点之一就是凯旋门。据悉,罗马尼亚首都的全盛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20年到1940年内。当时,布加勒斯特又被称作“小巴黎”, 这是因为不少的建筑物是用巴黎主要建筑物的风格建成,其中就有北部地区离伊丽莎白宫殿不远的凯旋门。


    欧洲各地的凯旋门早在罗马帝国期间就开始修建,代表某个地区的声望。拥有凯旋门的城市是具有很大的实力,强大的军队并用来检阅凯旋的军队。凯旋门尤其是一个国家军事性的象征。同样布加勒斯特的凯旋门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罗马尼亚军队凯旋的地方。此后每年国庆日,罗马尼亚军队都从其下经过展示其实力。

    如今作为布加勒斯特最受旅游者青睐的景点之一的凯旋门并不是首都的第一座类似的建筑物,之前还有其他建筑标志1877年独立战争的胜利,1906年卡罗尔一世国王登基40周年及1918年罗马尼亚王室结束流亡从雅西市回到首都的临时建筑的凯旋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当局决定修建一个永久性的建筑物。1922年在布加勒斯特组织了庆祝1918年大统一的阅兵。由于1918年建筑的凯旋门使用了难以防雨的质料,所以市长建议当收集到足够的资金前,用木质材料建筑临时的凯旋门。市长的建议遇到了批评,著名的音乐家埃内斯库向市长写信问道:“真正的凯旋门什么时候才建成?”所以1922年借罗马尼亚菲迪南国王和玛丽亚王后加冕之际,负责举办加冕仪式的委员会邀请佩特鲁·安托内斯库建筑师承担在首都北部地区建筑壮丽的凯旋门的任务。不过,由于时间仓促, 只有修建了骨架并为此使用钢筋混凝土了,但是为外面的浅浮雕使用石膏材料。

    1922年10月16日趁加冕之际,又组织了表现罗马尼亚人民为了统一而战的表演。 参加这系列活动的有来自欧洲20个国家以及美国与日本的代表,这就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罗马尼亚国家新状况的认可。

  • 2020年5月8日:科特罗切尼宫殿

    2020年5月8日:科特罗切尼宫殿

    科特罗切尼宫分为宫殿和博物馆两部分。宫殿部分就是罗马尼亚总统府所在地。我们首先简短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科特罗切尼宫的历史。


    1679-1681年间,罗马尼亚当时的大公谢尔班·坎塔库兹诺(Șerban Cantacuzino)在布加勒斯特城西开始修建在位期间最重要的建筑科特罗切尼宫建筑群。起初修建的建筑包括“圣母安息”教堂和雄伟的大公宫廷, 教堂的建筑风格类似于阿尔杰什宫廷的主教教堂,而大公宫廷的建筑吸取了当时西方文明的特殊因素巴洛克风格。 后来,教堂部分建筑成为修道院,而宫殿部分就成了修建者的官邸。 科特罗切尼宫建筑群整体的修建工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刻:首先是宫殿的修建者于1678-1688年间在位的谢尔班·坎塔库兹诺大公;第二位就是巴尔布·蒂米特里耶·施迭贝(Barbu Dimitrie Știrbey)大公,1852年,这位大公在位期间对宫殿进行了维修和现代化,修建了科特罗切尼宫花园,这也是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最大的花园之一;第三位就是法国建筑师保罗·戈特罗(Paul Gottereau),他于1893-1895年间设计修建了主体宫殿建筑部分。


    由于历经时光的磨打,宫殿牢固性减弱,在1977年大地震之后,宫殿的修建进入了建造的新一阶段。特别是中世纪建筑部分经住了当时恶劣的环境,与此同时,宫殿建造了新的部分,也就是当今的罗马尼亚总统的官邸。长时间以来, 科特罗切尼宫一直是罗马尼亚皇家官邸,1895年,国家为当时的菲尔迪南(Ferdinand)王子修建了新的宫殿。罗马尼亚大统一之后,宫殿又进行了翻修和建造,由戈里戈雷· 切尔切兹(Grigore Cerchez)建筑师设计。此后,马丽亚(Maria)女王也在此留下其个人生活的足迹。



    目前,在参观科特罗切尼宫博物馆时我们可以看到科特罗切尼宫修道院的厨房、饭厅、几间修士们住的庵室,以及大公之家的地窖。科特罗切尼宫的现代历史是从1821年开始,当时的革命领导者图多尔· 沃拉蒂米雷斯库(Tudor Vladimirescu)宫中设立了营地。1848年革命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头领侵占了科特罗切尼宫修道院。巴尔布· 施迭贝大公1849-1853在位期间,原来的大公之家成了大公们的夏宫。罗马尼亚成为君主制国家决定了科特罗切尼宫的命运,1866年,卡罗尔一世(Carol I)成为大公之家的主人。


    从1893年开始,在卡罗尔一世的倡议下,在原大公之家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宫殿,菲尔迪南王子和马利亚公主成为宫殿的继承人。宫殿中包括荣誉厅、鲜花厅、图书室、接待大厅、马利亚王后的寝食、地方厅、拿破伦风格大厅以及亚当厅。荣誉厅的建筑风格让人想起巴黎的艺术杰作,属于法国新古典主义风格。接下来就是狩猎厅。这个大厅为意大利新文艺复兴风格。紧埃着狩猎厅的就是王子菲尔迪南的图书室,当时,在图书室中陈列了王子的许多图书,目前,图书室中收藏了罗马尼亚皇室家族的许多藏书。接待大厅于1925-1926年间进行了整理,为新罗马尼亚风格。宫殿的第二层是皇室家庭成员的房间,包括寝食和客厅。东方厅起初是马利亚女王用于绘画的画室。


    1984年,在当时的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的指令下拆除了科特罗切尼宫的教堂, 但2003年开始重建工程, 目前该教堂里经常举行礼拜。从1991年开始,科特罗切尼宫的古老的建筑部分成为博物馆。

  • 2020年5月1日:布加勒斯特王宫

    2020年5月1日:布加勒斯特王宫

    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最重要建筑物就是王宫,也就是现今的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所在地。尽管近几十年来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宫殿前的广场在布加勒斯特人心里一直名为 “宫殿广场”,当今正式的名字是“革命广场”(Piața Revoluției)。该地区的第一座建筑物就是1820年迪尼库·郭类斯库(Dinicu Golescu)的房子,位于当时名为“摸郭士瓦亚桥梁”(Podul Mogoșoaiei) 也就是当今的胜利大街(Calea Victoriei)这条大路上。郭类斯库的房子位于当今博物馆建筑的南翼。1837年,基加(Ghika)大公把房子改成仪式宫殿。1859年雅利山得鲁·杨·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被选为统一公国大公时,直到1866年为止一直居住在这个小宫殿中,所以尽管宫殿从外观和大小来看很朴素,但是确实是大公所在地。

    1866年5月10日库扎大公被迫让位后,公国中摄政机构成员尼克拉·郭类斯库(Nicolae Golescu)将军把新来的霍亨索伦·卡罗尔一世(Carol Hohenzollern I)国王送到这里安居。后来,国王1866-1914年在位期间把原来的小宫殿扩大。

    1882年,王宫安装了第一批电气照明装置。到1906年为止,宫殿进行了扩大工程。1914年卡罗尔一世国王逝世,为宫殿和其艺术品留下了这样的遗嘱:“我希望, 目前王后所用的布加勒斯特王宫的房间仍留她所用。我收藏的绘画儿,按照我的图书馆负责人巴杰林记下的目录,永远成为罗马尼亚王家财产,全部留在国内。” 这样证实了王宫命中注定成为美术馆。

    1926年12月6日,菲迪南(Ferdinand)国王逝世不久前,宫殿中部高层被火烧毁。在玛利亚王后的指示下,建筑师制定了宫殿修建计划。此后, 卡罗尔二世国王发动宫殿修复与扩大工程。这样,宫殿中部的修复工程完毕;拆毁了郭类斯库房子,在原址上修建了宫殿的南翼,因靠近克累族累斯库(Kretzulescu)教堂,因而得名克累族累斯库翼; 为此雇佣了嫩久雷斯库(Nenciulescu)建筑师,当今宫殿的外观就是这位建筑师的杰作;宫殿新的组成部分首次布置了艺术品展览空间,目的是展出罗马尼亚王家的艺术品。


    1938年到1940年制定了修建宫殿北翼朝向“石迪尔贝大公”(Știrbey Vodă)大街的建筑计划。遗憾的是,1944年4月联军对布加勒斯特的轰炸使该建筑遭到部分破坏。米哈伊一世(Mihai I)国王被迫让位便共产党政府掌握政权后,1948年部长理事会决定,位于胜利大街的宫殿,除了招待会大厅之外,转给艺术与信息部管辖之下,打算建立国家美术馆。宫殿中部的招待会大厅属于部长理事会,后来该机构名为国家理事会。

    1950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艺术廊,此后建立了世界艺术廊和罗马尼亚古典艺术廊。博物馆的运行一直延续到1989年,因当年12月底发生的革命,宫殿的80%被破坏, 1000多幅艺术品又被破坏。

    通过政府政令,前王宫建筑群1990年完全划归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所有,但在2000年之前博物馆关闭以进行修复工程。在这段时间内,为了推崇国家遗产,博物馆在其地方和在国外组织临时展览。2000年5月起,在这里建立了欧洲艺术廊、罗马尼亚现代艺术廊和罗马尼亚古典艺术廊。

  • 2020年3月27日:米哈伊一世国王

    2020年3月27日:米哈伊一世国王

    罗马尼亚米哈伊一世国王于1921年10月25日出生在罗马尼亚中部锡纳亚的佩雷什城堡, 其父亲是罗马尼亚皇太子卡罗尔二世 (Carol II),母亲则是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的长女埃列娜 (Elena)。1924年,卡罗尔二世离开罗马尼亚,因不适合的行为曾被剥夺权利。因此, 米哈伊成为王位继承人。1927年,米哈伊的祖父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 国王逝世后,仅仅6岁的米哈伊登基,成为当时欧洲年龄最小的君主。在1930年,世界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在罗政界和人民中似乎发生了支持卡罗尔太子的浪潮。当时,卡罗尔突然回国,随后经议会的批准登 基王位,米哈伊降为王储。1940年,卡罗尔二世退位,所以米哈伊一世再次登基。


    1944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尾声,红军进入罗马尼亚,他迫于局势而发动政变,拘捕支持轴心国的首相扬·安东内斯库 (Ion Antonescu),并由苏联支持的彼得鲁·格罗萨(Petru Groza) 取代。罗马尼亚旋即与纳粹德国决裂,并积极与苏联红军及其他盟军合作。有的军事专家认为,那一行动让第二次世界大战缩短六个月。翌年因此事迹而获授予胜利勋章。米哈伊一世退位后,将这枚胜利勋章拍卖,现在下落不明。1947年12月30日,原来正筹备庆祝新年的米哈伊一世被带到由共产党控制的城堡,并被一人持枪胁迫签署退位文书。同日稍后共产党政府宣布废除君主制、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此后移居瑞士,至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后,他才得以搬回罗马尼亚居住。回国后他未积极寻求复辟君主制,称此必须获民意支持。1989年后,国王恢复了罗马尼亚国籍以及部分遗产。此后,米哈伊一世以罗马尼亚特别大使的身份在西方为罗马尼亚被纳入北约和欧盟进行了辩护。


    米哈伊一世与妻子安妮王后(Anne Bourbon-Parma)鹣鲽情深,安妮出生于巴黎,是著名的波旁家族旁支波旁-帕尔马一员,与夫婿米哈伊一世是在参加1947年底英国伊莉莎白公主,现任女王,和菲利普亲王的大婚结识,半年后米哈伊一世宣告退位,两人在雅典举行婚礼,旋长期定居于瑞士日内瓦,共育有五名女儿,直到1992年她才首次踏上这片土地。



    2017年12月5日罗马尼亚米哈伊一世国王在瑞士去世,享耆寿97岁,遗体获罗马尼亚政府以军机运回国,并以国葬仪式告别。王位宣称权由其长女玛格利特继承。

  • 2020年3月13日:卡罗尔二世国王

    2020年3月13日:卡罗尔二世国王

    对罗马尼亚历史来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一段很特殊的历史阶段。从政治观点来讲,罗马尼亚和其它 欧洲国家一样发生极右运动。前国王菲迪南和罗马尼亚伟大的政界人士布勒迪亚努总理突然死亡后,接 任王室宝座的是6岁的米哈伊。在这种情况下,实际领导罗马尼亚的是由东正教、最高法院院长以及尼克拉太子组成的摄政,但是他们的政治经验很弱。1930年,曾经因不符合王室成员行为被剥夺继承权的卡罗尔二世, 也就是米哈伊的父亲突然决定回国。罗议会考虑到国家经济和政治状况赞同卡罗尔二世登基。


    在卡罗尔二世国王这个人物周围引起了轰动。他是一名非常聪明的政界人士、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 对一位国王来说,其行为很异常。他被谴责同追求自己利益的商人有联系,牵连于不少腐败案例。不过,在卡罗尔二世国王统治下,至今被认为是我国近代历史最繁荣的时期,当今的博物馆或文化中心大 部分是在那时建立的,当时国家公路被铺上沥青。


    谈到欧洲政治状况,当时最严重的现象是右派运动的上升。一方面,这些运动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另 一方面是对不少国家议会制度的衰落的反应。该制度被看作是腐败的、未能终止经济危机的制度。对欧 洲大陆来说,具有最严重后果的是德国国家社会党领导人1933年接任总理职务这个事件。


    在罗马尼亚,右派极端政党是“军团运动”(后来被称为“铁卫军运动”)该运动是本地的,由反共产党的学 生小组组成。这些小组之一的领导人是科内留·郭得雷亚努。其生涯中有一个戏剧性的时刻:在一位被指 责逮捕不少学生并对他们施加暴力的警察局长的诉讼案件中,郭得雷亚努掏出手枪,枪毙了这位局长。 后来,人民审判委员会宣判郭得雷亚努无罪。从此他和一些朋友在宗教的氛围中建立了“米哈伊天使长的军团”。他们表示希望,将清除国家腐败现象,并排除犹太人和共济会的不好影响。其支持者将郭得雷亚努称为“大尉”,诸如传说中的人物一样,他身穿国家传统服饰,有时骑着一匹白马在村庄游荡。铁卫军运动成员的举止有古典的因素,但是在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青年知识分子失业率很高的情 况下,他们如同孩子般的热情如此蔓延,以致于不久后,大多数大学生、神父、工人和工匠都同这个运 动相连。

    当时,接任政府领导的是属于极右的、反犹太主义的两位政界人士,其中一位是著名的诗人 奥克塔维安·戈加 (Octavian Goga)。 考虑到政治状况不断恶化,卡罗尔二世国王1938年2月份建立国王独裁,同一年秋季下令将“米哈伊 天使长军团”领导人科内留·郭得雷亚努杀死。因此,军团陷入混乱时期,接任领导职位是一名在道德上颇受怀疑的霍利亚·希马。军团发动不少报仇行动而国家警察用暴力压迫他们。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战 暴发。

  • 2020年3月6日:马丽亚王后

    2020年3月6日:马丽亚王后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今天向您介绍的人物尽管不是出身于罗马尼亚,但通过对罗马尼亚国家命运介入的方式、以及罗人民意识的接纳方式,她完全值得被誉为“一位伟大的罗马尼亚人”。我们所谈论的这个人物就是罗马尼亚的马丽亚王后。


    马丽亚王后于 1875年在英国肯特区的Eastwell Park出生,起初是爱丁堡公主。她是艾尔弗雷德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的女儿,父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次子, 母亲是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独生女-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女大公。马丽亚王后被罗马尼亚人民誉为“受伤者之母”或“士兵女王”,以表明她在战争时间表现出来的勇敢态度,当时,马丽亚王后跟王宫女士们一道在战场医院展开活动,同时协调慈善基金会的活动。马丽亚·亚利善得拉·维克托利亚16岁和罗马尼亚王位继承者-菲迪南太子订婚,1892年12月29日结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卡罗尔一世国王宁愿保持几十年前作出的诺言, 这就是同奥匈帝国一道战争。



    不过, 当时自由党政府总理-约内尔· 布勒迪亚努反对卡罗尔的立场,并使罗马尼亚保持两年的中立。卡罗尔一世逝世后,马丽亚说服了登基宝座的菲迪南在1916年同俄罗斯参加反对奥匈帝国和日尔曼王国的战争。得到法国训练的罗军队在喀尔巴阡山脉勇敢地战斗,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德国军队,但是最终被迫撤退。凡尔赛和平谈判展开的时候,马丽亚王后前往巴黎,并维护罗马尼亚人的理想,让盟国想起罗军队的巨大牺牲。尽管理解马丽亚所做出的服务很少,但其贡献是关键性的。罗马尼亚谈判代表团团长布勒迪亚努开始退却,国王请马丽亚王后干涉, 所以她对巴黎和伦敦进行非正式使命。



    其游说使1918年12月1日完成了大统一,大罗马尼亚国建立,包括特兰西瓦尼亚,布克维纳,摩尔多瓦,巴萨拉比亚, 盟特尼亚这些历史地区。



    一般来说, 尽管女士们在政治方面的作用很小,但马丽亚作为菲迪南国王的顾问,直到国王1927年逝世。当其儿子卡罗尔二世登基宝座时, 他完全隔绝了其母亲-马丽亚王后, 所以到1938年逝世为止, 马丽亚从公共生活中隐退。此前,1924年马丽亚在今日保加利亚领土上的黑海沿岸创建了巴尔其克宫殿, 当时, 该领土属于罗马尼亚。 巴尔其克的宫殿周围风景非常漂亮,马丽亚邀请许多艺术家聚集在该地区。马丽亚热爱该地区,所以她要求在她逝世后,将其尸体在库尔泰亚的阿尔杰什被埋葬后把她的心脏带到巴尔其克。不过,该地区1940年重新归属于保加利亚时,其心脏被带回罗马尼亚,放在布朗城堡,因为这是马丽亚王后的第二个总部。



    马丽亚王后作为诗人、作家和画家,她喜欢并支持艺术、诗歌与哲学。她接任并承袭了卡罗尔一世国王夫人-伊莉莎白王后的传统, 向这些领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用奖学金和资金帮助了文学与艺术界的不少人士。

  • 2020年2月28日:罗马尼亚菲迪南一世国王

    2020年2月28日:罗马尼亚菲迪南一世国王

    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Hohenzollern-Sigmaringen)的菲迪南一世(Ferdinand I)是罗马尼亚的第二位国王。他是1865年8月12日在今日德国西格马林根市出生,从1914年10月10日直到他去世当罗马尼亚国王。菲迪南在德国家庭度过了童年和青春期。 1885年,他完成了卡塞尔军官学校的课程,并被普鲁士皇家法院第一团警卫任命为中尉。然后,他在莱比锡大学和图宾根政治经济高等学校学习,1889年毕业。


    从1889年开始,在父亲和哥哥威廉(Wilhelm)放弃对罗马尼亚王室的继承权后,他成为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Carol I)的王储。从那一刻起,他定居在罗马尼亚,继续他的军事生涯,担任了一系列名誉职务,被提升为陆军将军。他于1892年12月29日在西格马林根和萨克森-科堡公主玛丽亚·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结婚, 她就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玛丽亚·亚历山大大公的独生女。


    卡罗尔一世逝世后,其侄子菲迪南于1914年10月10日登基, 成为罗马尼亚王国的国王。在1916年罗马尼亚连同沙俄帝国参加了反奥匈帝国和日尔曼王国的战争。第一个军事目标是解放特兰西瓦尼亚,由于罗马尼亚军力单薄,在遭受惨重损伤后退到喀尔巴阡山脉以南。但南部的保加利亚军队以日尔曼王国盟友的身份在多瑙河南部地区拦截并战胜受到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党派支配的脆弱罗军。1917年12月9日,我国仓促签署了不利的停战协议。但不久后,因为美军参战,完全改变了这场战争的命运。而奥匈帝国与日耳曼帝国也分别在1918年11月3日和11月11日投降。


    对罗马尼亚来说,1917年12月份签署的停战协议在1919年6月的凡尔赛和平协议谈判上成了绊脚石。实际上,罗马尼亚并没有完成参战时所承担的许诺。但因着隶属的王国投降之机,各地区的罗马尼亚人不断为赞同罗马尼亚统一而投票。先是巴萨拉比亚成功地脱离了俄罗斯的占领。随后基希讷乌(Chisinau)国家理事会在4月9日为与罗马尼亚统一投下了赞成票。1918年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Banat)和克里沙纳(Crisana)地区的国民大会在阿尔巴·尤里亚市(Alba Iulia)又为统一投支持票。而3天前,摩尔多瓦北部布克维纳区(Bucovina)的罗马尼亚人也业已为此投票。战争结束时,罗马尼亚通过将巴萨拉比亚、布科维纳和特兰西瓦尼亚与旧王国联合起来,结束了建立民族统一国家的进程, 建立了“大罗马尼亚国” 。 1922年10月15日,费迪南在阿尔巴·尤利亚被加冕为大罗马尼亚国王。所以菲迪南就是统治统一罗马尼亚的第一国王。不过,由于我国参战时他选择和协约国一道与中央大国作战,他被日耳曼国王威廉二世从霍亨索伦皇家中排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中,罗马尼亚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实行土地改革和普选权。1925年,由于卡罗尔王子放弃了对罗马尼亚王室的继承权,王朝危机爆发了,这导致费迪南将卡罗尔从罗马尼亚王室排除起来,并任命了卡罗尔儿子米哈伊为继承人。在疾驰结肠癌之后,费迪南于1927年7月20日在锡纳亚去世。他被安葬在Curtea de Argeș修道院的皇室墓。

  • 2020年2月21日:伊丽莎白王后

    2020年2月21日:伊丽莎白王后

    伊丽莎白·波林·奥地利叶·鲁伊泽·韦德(Elisabeth Pauline Ottilie Luise zu Wied)是罗马尼亚的第一位王后。1861年,伊丽莎白在柏林认识了卡洛尔·霍亨索伦(Carol Hohenzollern)并在八年后结婚,1881年罗马尼亚王国建国后她被加冕为王后。卡洛尔和伊丽莎白的独生女玛丽亚在1874年去世。


    伊丽莎白王后对罗马尼亚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她组织了大规模的社会活动。罗马尼亚社会和经济方面落后的局面使年轻王后动用物力和人力来完成扶助困难民众的社会事业。她对依然存在的一些建于19世纪下半叶的社会机构的成立作出贡献。伊丽莎白王后自独立战争起组织了许多慈善协会和组织。她在1877年至1878年间是罗马尼亚私营医疗系统的主要推动者。由于她在1877年至1878年罗马尼亚独立战争期间的献身精神伊丽莎白王后被称为“受伤者之母亲”。罗马尼亚获得独立以后伊丽莎白王后继续参与医疗系统的发展。此外,她鼓励了上流社会的女士在筹款和管理慈善行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1893年成立了伊丽莎白王后慈善基金会,每年治疗了大约17000名病人,分发免费药物并监测了贫穷家庭的状况。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奠基了不少慈善组织和妇女在文化和社会解放斗争的组织。


    伊丽莎白王后又扮演艺术保护者角色,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散文家和作家,笔名是卡门·希尔瓦(Carmen Sylva),以德语、罗马尼亚语、法语和英语写作。伊丽莎白王后在欧洲和全世界因她译成多种语言的文学作品享受盛誉。她在西方通过其文学作品对罗马尼亚进行宣传的活动。传说,她在挪威北部的一个渔村途中歇脚时遇见一个小学老师。老师问她是从哪儿来的,发现她是罗马尼亚人时说:“那您是从作家卡门·希尔瓦的国家来的。”这让她大吃一惊。不仅如此,一名罗马尼亚年轻妇女到南美洲最南端的群岛旅行,遇到一名参加会议的美国妇女。听说她来自罗马尼亚,美国妇女便开始与她谈起卡门·希尔瓦的文学作品。不仅如此,伊丽莎白王后鼓励了有才华的年轻人通过奖学金计划学习。 王后与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或王后的伴娘埃琳娜·范卡雷斯库(Elena Văcărescu)等新兴艺术家相伴,并在为画家尼古拉·格里戈雷斯库(Nicolae Grigorescu)和诗人瓦西里·阿勒克桑德里(Vasile Alecsandri)甚至米哈伊·爱明内斯库 (Mihai Eminescu)提供了支持。



    伊丽莎白王后不仅没有参与政治博弈bóyì,而且试图与其保持距离。也许只有一个例外,这就涉及到卡罗尔国王侄子兼罗马尼亚未来国王费迪南德(Ferdinand)太子与埃琳娜·范卡雷斯库结婚的不幸时刻。卡洛尔国王不得不进行坚定的干预。不过,伊丽莎白王后从未从政治角度考虑这个婚事,她忽略了此事的政治影响,这也许是她所犯的唯一错误。对她而言,一切都是一个感情上的私人问题。也许是因此,伊丽莎白王后被后代视为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经常被描写为“想入非非”的人。不过,这个形象主要是因着她私人秘书和马丽亚王后给后代留下的作品。他们体现了一个与现实分离,绝对浪漫并对周围世界丝毫不了解的人物。不论如何,19世纪下半叶重大的历史时刻中,伊丽莎白王后不断站在她丈夫和罗马尼亚人民的身边,同时也是在象征性意义上代表所有罗马尼亚人的第一个妇女。

  • 2020年2月14日:霍亨索伦卡罗尔一世(Carol I Hohenzollern)国王

    2020年2月14日:霍亨索伦卡罗尔一世(Carol I Hohenzollern)国王

    亚里山大·扬·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大公1866年2月11日被迫退位第二天,由扬·基卡(Ion Ghika)领导的临时政府向比利时国王的次子菲利普王子授予王冠。但菲利普不愿意在这个处在东欧、仍属于土耳其仆从国的罗马尼亚进行统治,所以他拒绝王冠。这种情况特别困难:1859年只有在库扎统治时间内赞同盟特尼亚和摩尔多瓦统一的“保守大国”可能借这个情况使协议无效。所以临时政府委托扬·布勒蒂亚努 (Ion Brătianu)为政府大使前往法国请求纳波伦三世提名一位外国大公。纳波伦三世感到惊讶,并表示需要时间进行考虑。首先他同两位元帅进行磋商,但他们拒绝了作罗国王的建议。几个星期以后,最后建议的人选是纳波伦三世的外甥-霍亨索伦卡罗尔(Carol Hohenzollern)。


    此前在罗马尼亚举行了公民投票以便发现是否全民接受卡罗尔为罗国王。此后,卡罗尔前往罗马尼亚可算是一次真正的冒险:普鲁什与奥地利之间的关系很紧张,两国战争一触即发。霍亨索伦卡罗尔不敢穿过奥地利王国,因为当地警察可能逮捕他。所以,他隐姓埋名并从持瑞士护照乘坐多瑙河航船,在布勒蒂亚努侄子和一个朋友的陪同下,1866年5月10日抵达罗马尼亚。我国开始了新的时代。


    卡罗尔抵达罗马尼亚4年后,普鲁什和法国之间爆发战争。虽然是法国国王纳波伦三世的亲属,但是卡罗尔实际上是德国人,在普鲁什度过了童年时代,并作过普鲁什军队的军官,所以从心里他支持普鲁什。不过,大多数罗马尼亚人支持法国, 所以当时产生了推翻卡罗尔的较严重的运动。可是首先是大公,后来作国王的卡罗尔一世一生支持德国,这使我国同普鲁什 和奥匈帝国签署了协议。


    亲爱的听友,卡罗尔一世国王是罗马尼亚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为48年,而15-16世纪斯特凡大公的统治只为47年。总得来说,历史学家认为,罗马尼亚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也就是说长达48年的统治对我国来说是有利的。在19世纪下半叶,我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经济方面来讲,罗马尼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谁也不会忘记,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不能达到西欧强大国家的发展。罗马尼亚大多数铁路网是在卡罗尔一世在位时修建的。同时还修建了公路和工厂、开始了石油开采;在石油开采方面,当时的罗马尼亚排在世界第二位,美国排在第一位。


    在国内政策方面,卡罗尔一世国王特别内行。他成功地保持当时主要两个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之间的平衡。这种政治平衡同英国的相仿。政府选举不是普遍的,只有那些赋税的人才能投票。对当今人来说,这种规则是非民主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欧洲所有国家都使用这种系统。不过,考虑到当时罗马尼亚文盲以及财富集中在一定的社会阶层,我国的情况有些不同。另一方面,选民没有教育,一点也不意识到改变取决于选民的意见。因此,国王委托组成政府的那个政党也是在选举上获胜的政党。按照不同时间的情况,卡罗尔一世国王成功地保持一定的交替:一个政党管理3-4年以后,另一个政党接任职务, 再统治3-4年。不过,在1876年至1888年间,由扬·布勒迪亚努领导的自由党一直管理国家。扬·布勒迪亚努是19世纪罗马尼亚最著名的政界人士。从经济方面来讲,他带来了最重要的革新。这就涉及到银行和工业系统-这些革新都在扬·布勒迪亚努担任总理时候建立的。

  • 2020年2月7日:亚里山大·扬·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大公

    2020年2月7日:亚里山大·扬·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大公

    1848年革命政府在盟特尼亚执政三个月后,罗马尼亚公国处在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占领下。1854年,俄罗斯再次同奥斯曼帝国开战,初战是在巴尔干半岛进行的。由于担心俄罗斯控制黑海海峡的可能性,诸如英国,法国,皮尔蒙特(Piemonte)王国(未来的意大利)这些强大的西欧王国同土耳其结盟。不久以后,俄罗斯被迫从罗马尼亚公国撤出,战争在克里米亚半岛继续进行。不过,尽管联 军表面上占有优势,但只有在俄罗斯沙皇亚亚里山大二世登基时战争才宣告结束,他意识到继续进行代价这么高的战争是不值得的。1856年签署了巴黎和平条约,而俄罗斯应该放弃包括巴撒拉比亚南部地区在内的一些地区。当时,盟特尼亚和摩尔多瓦处在 奥地利的占领下。


    流亡在巴黎的罗马尼亚年轻的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运动之后,强大王国的代表1858年在法国首都举行会议,决定允许摩尔多瓦和盟特尼亚公国统一。在法国国王拿破伦三世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多次干预之后,土尔其苏丹决定让摩尔多瓦和盟特尼亚议会自己选择大公。由此,雅西议会于1859年1月5日选择亚里山大·扬·库扎为大公。在布加勒斯特,前革命者进行了说服民众的活动后, 1月24日民众强迫议会也选择了库扎为大公。不过,西欧大王国只有在一段时间后才认可库扎的大公地位,以及摩尔多瓦和盟特尼亚这两个公国的统一。在这个方面上,法国国王拿破伦三世的决议最有力。他制定的条件是:库扎只统治7年,之后派驻外国人作罗国王。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罗马尼亚政界人士也希望外国人来作国王,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来自西欧大国的王室成员才能够支持罗马尼亚的利益并在国内保持政治和民族的平衡。


    三年以后,在库扎大公统治下统一的摩尔多瓦和盟特尼亚这两个公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命名”罗马尼亚”,这就是”罗马尼亚人的国家”。同时也建立了拥有蓝色,黄色和红色的国旗。


    库扎在统治期间颁布了包括修道院财产世俗化或向农民分配地产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法律。根据当时的编年史。库扎登基之前, 摩尔多瓦和盟特尼亚大约七分之一的农田为了支持境外的修道院而被耕作。这是因为几百年来多位大公都认为,如果他们向诸如西奈山或阿索斯山的修道院赠送丰厚的礼品,那么他们的灵魂将会获得拯救。因此,西奈山或阿索斯山的修道院得到了盟特尼亚和摩尔多瓦一些修道院赚得的资金。库扎登基前也有人试图改正这种情况并中止那么无效的出口。但是类似的企图遭到俄罗斯的反对。库扎登基时,由于克里米亚半岛的战争俄罗斯的权力减低,所以罗大公有机会开始实现这个法律。这样,从罗修 道院没收的农田,政府开始给大约50万农民家庭分配。当然,农田的面积远远不够-只有大约2百万公顷 – 所以农民的情况不会得到改善。无论如何,考虑到库扎只有在解散议会后才能颁布这个法律,该措施表明了大公的气魄。


    值得注意的是,库扎成功地颁布一系列从西欧大王国得到启示的现代法律,如民法,刑法,教育法等等。在库扎的统治下第一次采用 拉丁字母, 来替换直到当时利用的西里尔文字。另一个重要决议是罗马尼亚首都为位于南部地区的布加勒斯特。这比北部的前摩尔多瓦公国的首都雅西市更大,不仅位置处在伊斯坦布尔和维也那之间的商路,而且也离仍然构成威胁的俄罗斯帝国更远。不过,不少政界人士反对库扎的改革。在完成了拿破伦三世同意的7年的统治时, 库扎没有表示准备让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武装年轻军官小组用枪进行威胁,并强迫库扎让位。当时,库扎在西欧流放,从来没有回来。

  • 2020年1月31日:罗马尼亚1848年的革命

    2020年1月31日:罗马尼亚1848年的革命

    1848 年在巴黎爆发了伟大的革命, 这不仅是反对贵族同时也是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谈到革命的原因可以说归根结底是由于工业的发展,这在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并引起了资本阶级的发展。1848年2月份在巴黎爆发革命时,不少罗马尼亚贵族的儿子参与巴黎街头的战斗。他们回到国家以后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并出谋划策反对盟德尼亚和摩尔多瓦政府。当时的摩尔多瓦大公米哈伊勒·斯图尔扎(Mihail Sturdza)使得这些阴谋失败,革命从一开始被镇压。不过,盟德尼亚的资产阶级比摩尔多瓦更发达,所以革命领导人成功地动员群众。盟德尼亚大公乔治· 比贝斯库(Gheorghe Bibescu)惟恐外国干涉而逊位并逃到国外。在布加勒斯特构成一种革命政府,但三个月后被迫下台。在这时间内,革命政府颁布有民主主义特色的一些政令,包括吉普塞奴隶的解放或农民被授予地产权。此前,吉普塞人当贵族家庭或修道院的仆人,什么自由权利都没有。如果吉普塞奴隶一半享受解放,但是关于农民被授予地产的谈判受到了挫折。直到革命政府下台前,不少政令没有被落实。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同奥斯曼帝国达成一致并决定应该干涉。这样,俄罗斯军队从北方而奥斯曼军队从南方侵入盟德尼亚,把这个公国,甚至把首都布加勒斯特分成两部分。当革命领导人中,有的被判决流放到西伯利亚,但有的成功的逃到法国,在这里继续展开支持罗马尼亚的活动。


    谈到特兰西瓦尼亚的情况,这个公国处在奥地利帝国的统治下,而占大多数的罗马尼亚族人在少数匈牙利民族贵族的领导下。因此,1848年革命在特兰西瓦尼亚具有与摩尔多瓦和盟德尼亚不同的特点。罗马尼亚革命家希望同匈牙利人建立联盟以便反对俄罗斯占领。不过,考虑到在匈牙利又发生了反对奥地利帝国的起义,居住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人具有不同的目标。他们希望使特兰西瓦尼亚同匈牙利合并,并脱离奥地利的占领。而由于许多匈牙利人作为奥地利军队的士兵,他们对奥地利军队抵抗了较长时间。罗马尼亚人试图利用这个机会并帮助匈牙利人反对奥地利,为此要求得到同匈牙利人同等的权利。匈牙利人没有接受这个条件并取得了进步- 他们宣布匈牙利同特兰系瓦尼亚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在罗马尼亚革命家阿夫拉木·样库(Avram Iancu)的领导下,罗马尼亚人和西方的克罗地亚人一道同匈牙利军队作战。最终,在帕什杰夫奇将军的率领下,俄罗斯军队打败匈牙利革命军队。